為何日本作為已發展國家,語言能力卻是亞洲最落後的? —— 繁榮背後的「語言孤島」困境

返回
2025-06-23 16:40:17



好多人都向17表示,日本真是一個旅遊好地方,真的很喜歡日本的美食和文化,可是為什麼永遠和日本人溝通之間都隔着一層看不透的霧?為什麼和日本人說英文,對方就會えっと、あの…😰耍手擰頭?


17長期生活係日本,考到N1前就已經從事過翻譯,我想以我嘅經驗同大家分析一下😸日本人對英文的愛與恨!



作為全球化嘅影響力,以及高質素的生活水平及國家安全最耀眼的已開發國家之一,日本人普遍嘅英文水平顯然係好不足夠的!


當鄰國韓國憑藉流利英語躋身全球、香港以雙語優勢穩坐金融時,日本卻陷入一種矛盾的困境?


經濟高度發達,國民英語能力卻常年位居亞洲末位(OECD數據)。無論每年有幾多旅客到訪,依然絲毫未能動搖這座「語言孤島」的形成🫢⋯⋯



💗

一、教育體制:應試英語的枷鎖  


很多人都不知道,直到2020年,日本才將英語正式列為小學五年級必修學科😨在此之前,系統性英語教育始於初中,且長期深陷「應試泥潭」:  


簡單啲講姐係初高中課程學校教育懶散,主要是透過補習班吸取額外的知識!🤨 但目標只是升學試題!!而非實際溝通,所以見到鬼佬都應對唔到(ꐦ°᷄д°᷅)


聽說能力荒漠:根據日本文部省調查,日本課堂罕見全英語互動,學生平均開口時間每節課不足2分鐘。  


師資困境:香港最鍾意請外籍老師上堂訓練英文聽力,聽得多自然知道發音應該點樣講!但日本多數教師缺乏海外經歷,用日語講解英語規則成常態,日式英文一代傳一代,口音幾乎只有佢哋本地人先聽得明🫣!!


相較之下,韓國小學三年級全面推行英語沉浸式課程,香港更從幼稚園建立雙語環境——


起跑線的差距,其實早已注定🤫



💗

二、社會文化:沉默的高牆  

日本獨特的文化基因,築起語言學習的無形壁壘:  

- 「恥感文化」:個個都勁怕羞,民眾極度恐懼發音錯誤或文法失誤,寧可沉默也不願「出醜」。


- 母語自豪感:從動漫到學術,日語自成完整生態系,削弱學習外語的迫切性。無需要日語都完全能夠生存,民族主義令到日本人認為其他國家嘅人應該學日文,而並非佢哋學習其他外語。


- 職場現實的侷限:龐大內需市場使企業本土化運作即可成功,實在唔係好似香港咁周圍都見到唔同國家嘅人,員工英語能力非晉升關鍵。  




💗

三、結構性替代:翻譯產業


日本擁有全球最成熟的翻譯與本地化產業:  

- 好萊塢電影上映3天即配日語字幕  

 學術論文48小時內譯成日文版本  

- 企業出海依賴當地日語人才,總部員工無需跨語溝通  


就好似17當時,從事翻譯工作,無論係書面翻譯還是口譯,這一類懂得多國語言的”外國人”在日本從來都不缺少🤔當金錢能夠聘請外語橋樑,外語學習就成為了淪為「非必要技能」。  




💗

四、隱形殺手:過勞社會的精力剝奪  

日本與韓國常年位列「全球睡眠時間最低國家」(OECD平均每日僅睡6小時)。當上班族加班至深夜、學生奔波於補習班,疲憊的大腦早已沒有餘裕吸收新語言。


作為全球最壓抑的國家之一,日本擁有超長時間的加班文化,學生亦都有超長時間的補習課題。但隨着鄰近國家韓國對學生設定學習英語以及外語等高要求文化的威脅影響下,日本政府推動英語教改,小學增設口語課程、大學引進英語授課學位。


企業如unique將高層員工的英語定為官方語言,樂天要求員工考取託業650分。儘管文化慣性與制度積弊仍難撼動,但當少子化與全球化雙重夾擊,日本能否打破語言孤島,將決定其下一個黃金時代的邊界!


一個非常之講求入鄉隨俗,對外國人要求也不低的日本,如何衡量成為英語沙漠國,從來不是詞彙量或發音——而是它擁抱世界的決心。


17也曾經遇過懂得英語的日本人,也明白在這裏生活遭受排外的外國人。


打開懷抱接受世界,相信是日本接下來最大的課題。




為何日本作為已發展國家,語言能力卻是亞洲最落後的?  —— 繁榮背後的「語言孤島」困境

資料來源由:

泊檔017

Facebook.com/pakdon17

可以入群組:

https://chat.whatsapp.com/FLLXizLnOfk1CZ1GxG5A3a

Whatsapp